时间:2024/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数据资料显示,云南省近60年来气温变化与中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略大于全球平均气温增幅,干旱、暴雨、高温等典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风险进一步加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任重道远。

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云南省将继续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毫不动摇坚持“生态立省”方略,紧紧围绕云南发展“三个定位”,全力打造绿色发展“三张牌”,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要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提升全省绿色经济发展质量,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努力按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答卷很“亮眼”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多措并举加大力度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各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30.8%,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云南省18%的目标任务。水资源、农业、林业和生物多样性、城市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综合防灾减灾等气候适应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低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全省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撑起全省经济总量半壁江山。工业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

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占GDP总量的5.6%,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占GDP比重达到40.3%,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势头强劲,“绿色食品牌”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持续发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8.0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绿色铝、绿色硅等绿色制造业加快发展,水电铝材一体化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实现产值约亿元。

●节能减碳成果进一步突出。能源消费强度稳定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4.5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7.5%,对全省余户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监察,户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昆明经开区创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安宁、东川、兰坪、个旧列入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7个、绿色工厂5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6家、绿色设计产品64个,5个项目列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建设,18家企业入选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

●森林碳汇持续增加。全省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全省林地面积由3.75亿亩增加至4.24亿亩,森林蓄积量由17.68亿立方米增加到20.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5.7%增加到65.04%;湿地保护率由36.4%提高至55.27%。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5.74%,绿化覆盖率达39.88%;全省公园绿地面积1.95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平方米。

●水资源领域适应能力稳步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新突破,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开工建设,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竣工验收,百余件中大型水库、重大节水工程相继建成。全省新增蓄水库容17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2亿立方米。持续加大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保护力度,实施重点水域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全省湖泊、水库水质优良率为82.1%。

●低碳示范试点项目稳步推进。云南省低碳试点省,昆明市、玉溪市、昆明市呈贡区、普洱市思茅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昆明市呈贡新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示范通过验收。成功打造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低碳科技信息服务示范区、昆明医疗医药康体产业园区低碳医疗医药康体示范区等低碳产业园区。在16个州(市)开展了24个低碳校园、39个低碳社区示范建设。开展玉溪市抚仙湖区域近零排放示范建设。曲靖市、普洱市开展了碳普惠试点,有效普及和推动了低碳认知与低碳实践。

“新考卷”要答好

立足发展新坐标,培育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省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工业化程度还较低,对此,我省将围绕落实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方位融合,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整体合力,推进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好新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考卷”。

到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18%、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年下降13%以上。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升、试点示范取得显著进展、气候治理能力取得重要成果等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目标。

此次《规划》具体提出,我省将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推进试点示范工作、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等4大领域总体及具体量化指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控制,推动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从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促进经济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强化建筑领域低碳管理、加强控制交通领域排放、有效控制“非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倡导低碳绿色消费方式等八大领域开展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内容和重点工程规划。

其中,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稳定高效的天然气储运体系,探索“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千亿级产业,推进云南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

●协同推进碳中和,从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探索深度脱碳和碳中和工作、积极有序推广社会活动碳中和、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高地、实施区域碳中和试点行动等重点任务、重点内容和示范、试点工程等。

实施多层级“近零碳”“零碳”试点项目,鼓励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城镇、园区、社区、校园、旅游景区开展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推动实施区域碳中和。推动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瑞丽市开展碳中和示范区试点建设,研究制定碳中和示范区行动方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碳中和实施路径和经验。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从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提升重点领域适应能力、提高生态脆弱地区适应能力、推动城市等重点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五大领域规划了重点任务、内容和重点工程等。

重点从生态脆弱的高原湖泊流域地区、高寒山区、中小流域、石漠化地区等开展实施基于自然的修复及人工治理措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同时,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生命线系统,将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落实到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中,提高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弹性和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从加快云南碳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规标准、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推动发展碳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协同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保工作、建立国内外交流合作机制、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等七大能力建设领域进行工作任务规划。“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碳市场,实现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衔接。

云南网记者杨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

xxcb.cn。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5983.html
------分隔线----------------------------